凯发k8网页登录
领先车焦点 > 聚焦 > 数字化激活种质资源价值

数字化激活种质资源价值-凯发k8网页登录

编辑:许一诺   时间:2023-07-14 15:37  来源:中国经济网  阅读量:16298     

“我国水稻经过育种技术创新,正在迈入智能育种4.0阶段。经过以袁隆平、谢华安等为代表的育种家们的努力,我国水稻种质资源已聚优去劣。目前的关键是要充分利用数字化能力,将种质资源优势进一步转化为育种创新优势。”在日前举行的数字经济赋能种业振兴专题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说。

智能育种4.0阶段是利用生物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智能育种阶段,将大幅度提升种质资源利用率,从而支撑种业振兴。“过去育种家们是‘看见什么就选择什么’,现在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选择,即‘先预测再验证’。这大大扩大了育种规模,加快了育种进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遗传育种中心副主任黎亮认为。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则是种业发展的关键。钱前介绍,发掘利用库存种质资源已成为国际竞争焦点。我国是种质资源大国,如何将其转化成基因资源,需要数字化技术帮助我们从随机选择到精准选择,才能选出好的品种。

在论坛上,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周文彬介绍了其团队最新研究进展:团队克隆了水稻osdreb1c基因,可通过多个重要生理途径的聚合,实现作物高产、早熟以及氮素高效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数字化是种业科技创新的趋势。如何把种质资源变成基因资源,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进一步开发种质的巨大潜能,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周文彬说。

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收集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总量突破54万份,保护了一大批珍稀濒危资源,每年向科研、育种和生产提供有效利用10余万份,有力地支撑了育种创新。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列为重点工作,同时,今年也是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的收官之年。

高达2.4米的“巨人”水稻、长在我国最南端的“袖珍”棉花……这些生活中很难见到的奇珍异种,正保存在国家作物种质库里。国家作物种质库负责全国作物种质资源的长期战略保存,被誉为种子的“诺亚方舟”和种质资源的“中央银行”。今年2月,国家作物种质库联合腾讯公司,共同发起“国家作物种质库2.0项目”,以数字化探索让奇珍异种迎来自己的“数字身份”。项目将建设和完善数据集成与分析系统,提升作物种质资源鉴定能力条件,建设可视化交互式信息展示系统,为全国育种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数字化支持。

“全国十粒种,一粒自北京”。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朱西安说,北京将农业科技创新纳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范畴,全力打造“种业之都”,正逐步推进种业数字化,建立“表型 基因型”智能育种技术,加快精准育种步伐,逐步实现定制设计育种。

北京通州国际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搭建起了智慧育种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公司分子育种实验室运营负责人靳凤介绍,平台的主要业务之一是基于国内外研究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发了60余个与品质和抗病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全国400多家蔬菜种企每年提供近50万份株育种材料的抗性筛查。

郑重声明:此文内容为本网站转载企业宣传资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读者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网站地图